你的體內已累積多少環境荷爾蒙呢?
當你吃下含有農藥的蔬菜、魚貝類;接觸到清潔劑、殺蟲劑,或使用化妝品時,可能已無意間成了環境賀爾蒙的受害者了。醫界證實,人類受到環境賀爾蒙的影響,已經衝擊生理健康。
人體荷爾蒙 V.S.環境荷爾蒙
荷爾蒙(hormones)是由動物體內的內分泌系統(endocrine system)所分泌的化學物質。
只要極微量,就能夠調節動物的發育、生長及生育,對動物體產生極重大的影響。
但是,現今人們所處的環境裡,也充滿著許多人造的化學物質。根據國內環保署以及日本的資料,包括多氯聯苯、戴奧辛、石棉、DDT、汞和鎘…等,至少有70多種的化學物質,
以及畜牧業經常使用於雞、豬、牛…等動物身上的生長激素,或其他促進生長的化學藥品,
都會對人體的荷爾蒙產生干擾。
這些化學物質有的可以模擬天然的荷爾蒙,欺騙身體而造成體內對荷爾蒙的過度作用;有些則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內分泌系統,造成內分泌系統的失調。科學家們將這些化學物質統稱為「內分泌擾亂化學物質」,在日本則稱之為「環境荷爾蒙」。
「環境荷爾蒙」對人們有什麼影響呢?
許多報告顯示,環境荷爾蒙會影響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生殖能力及發育,對懷孕期胚胎初期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影響。
十多年前,英國某位學者發現,在英國國內某條河川中,找不到雄性的魚類。同一時間,世界各地的生物學者也開始注意到這個現像。在許多地方,也陸陸續續的發現到,雄性動物的比例過低,就像突然的消失了一般。
在美國醫師會會報上,華盛頓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戴維斯博士指出:男女出生兒的比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,全球的男嬰出生率正在逐年下滑。
另外,也有許多報告指出,女性的發育速度正在逐漸加速,使得乳房發育、月經…等,第二性徵出現的年齡逐漸降低。更糟糕的是,男性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數量也在逐漸減少當中。
長期暴露於環境賀爾蒙物質中,產生 『無精蟲危機』
研究報告指出,男性的精液品質在過去五十年來直線下降,男性睪丸癌增加,男性的雄性賀爾蒙失調,尿道下裂增加。這些數據足以讓人對男性發育與生殖系統受損產生憂慮。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凶,極有可能就是環境荷爾蒙。據統計,1940年男性的精液中,約每cc有精子一億兩千萬個,到了1990年已經下降至六千六百萬個,如果環境污染持續惡化,令人擔心至2040年時,我們的下一代不知還有多少生殖能力?
在地球上,環境賀爾蒙物質幾乎無所不在,舉凡蔬菜、魚貝類、清潔劑、殺蟲劑、化妝品、焚化爐周圍的環境,都可能含有環境賀爾蒙物質,而且這些會累積在人體的環境賀爾蒙,
危害人類的情形,以絕子絕孫來形容都不為過,吾人豈能輕忽而不積極制定對策?